孔子有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之美与人心之美互通交融,心中情致、世间风雅,莫不盛集于山水之中。中国山水画寄托对天、地、人的认识及艺术化的表达方式,追求至静至远,调和天人。古以“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蕴含着很高的东方哲学与美学理念;当代的山水画从文人雅士自娱的小天地,迈向讴歌新时代、新气象,反映现实生活的大境界。当今中国画坛在兼容并包的美术生态下,山水画创作的空间进一步拓展,观念、表达等愈发多元,山水画画坛呈现出缤纷多彩的面貌,名家辈出。
将于2023年1月8日——11日在北京上方美术馆隆重举办的,臻美大境——当代中国山水画名家笔墨品鉴展,作品的遴选将以坚守中国传统水墨的“气韵、意境、笔墨”为前提,融入当代审美,彰显时代精神,力图呈现中国传统山水精神在当代多元艺术语境下的价值重构与图式嬗变,充分展现艺术家在不同语境下的思考与应对。
本次展览也不止于展,更本着一种开放、包容的学术精神聚焦中国当代山水画,深入思考中国当代山水画艺术创作的一系列新课题。邀约山水画创作的前辈、中坚、新秀共聚一堂,践行李可染先生“为祖国河山立传”的号召,以至臻至美的画面展现画家胸有千壑的大境界大胸怀,共襄一场好山好水的雅会。
李宝林 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中国美协河山会名誉会长
李庚 李可染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会长
唐新江,先后毕业于西南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第四届中国画名家班。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历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山水画创作工作室主任、文旅部中国国际书画研究会研究员、中艺联合美术院执行院长、北京市政府文化资源委员会文创智库专家,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会研究员、圣泉书院院长、中华雷锋志愿者艺委会主任、世界公益(共)经济组织(WPEO)艺术委员会主任。
曾拜启功、文怀沙、苏葆祯、徐无闻、钟鸣天、白雪石、娄师白、陈佩秋、王镛、蒋采萍、许仁龙、贾又福、范曾、付易本、郭克等书画名家、鉴定家为师。几十年如一日,善勤耕雨读,做道德文章。曾组织全国书画大赛三次,在北京、重庆、深圳、香港大学举办个人书画展和讲座。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馆、重庆三峡博物馆、郭沫若纪念馆等单位机构均有收藏其精品力作。曾由中国美术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主编出版《唐新江书画集》、《笔墨心声》、《心源造化》、《中国艺术研究院08届研究生课程班写生.创作集》、《丹青巫山》、《翰墨巫山》等书画集十数本。在翰海、保利、大唐、香港拍卖都有不俗的成绩。《和平颂歌》国画在2017年在北京会议中心全球直播拍出110万高价。书画作品既有传统文脉功力,又有现代创新意识。古雅内美,格高韵神。简逸隽永,回味无穷。尤其彩墨葡萄,别居一格,令藏家宝爱。目前,唐新江先生热衷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共富新村示范基地创建,进行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乡土生活美学实践探索。
《溪山独钓》
以心应物,展现别具一格的笔墨盛宴
文/徐恩存(《中国美术》主编、著名艺术评论家)
唐新江先生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与求索探讨中,领悟到中国画的根本之处在于以心应物,艺术世界应在人格境界中得到凝练。对此,他长期笔耕不辍,求索不止,锤炼着自己的艺术。
唐新江先生的中国画以山水见长,兼及花鸟,又以书法辅之,所以,在他那里“书画同源”与“以书入画”的理念得到了认同和较好的发挥,由此,他的作品获得了难得的形式意味与意象之美。重要的是,唐新江的中国画一向不拘泥于物象的三维空间表达,而是把物象在经过内心历炼之后,转化为“心象”,使之更具诗性的品质,画面洋溢着感性生动的生命精神气息,一切都体现出精神家园的特点,而“造境”正是在这其中得以完成。
《山水清音》
中国画以“造境”为宗旨,形成了它注重精神内涵的艺术特色,“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好,“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好,都是为在有限之中表现无限,在局部之中展示整体,都是为把物象转化为心象,在写景、抒情之中,营造审美的精神境界。
《茶兰共生》
写意绘画,强调的是心性的率意、豁达,如此才能不拘泥真实,不为物性所羁绊,用笔用墨才能在虚实、有无、浓淡之中产生形式意味;唐新江作品用笔强调书写性,不拖沓、不拘谨、不滞不碍、爽快率意,颇具“烂熟于心、任意挥洒”的自信。仔细看去,唐新江似乎偏爱中锋用笔,在线、面、点的营造与相互关系的处理上格外用心,在写“景”中,提升出“情”的要素,最终统归于造境,展示出审美空间独特的气象,用以体现出“大我”之境。
《遵义晨曦》
《春燕归来》
《逆风鸣雀》
《黄河颂歌》
《夔门雄姿》
《巫峡云帆》
《云卷千峰集.峰驰万壑开》
《翠薇人家》
《山呼松应》
《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
《溪山悟道》
《溪山幽居》
《巴山红叶红》
《江村初雪》
《夏溪幽树》
《曲江垂钓》
《春山访友》
《江村晤道》
《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