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邮箱:1527511756@qq.com
当前位置:时空热线 >> 产业经济>>正文内容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步入发展快车道

2025年01月07日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24年,压缩空气储能作为一种新型储能技术异军突起,山东、湖北等地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相继并网发电,引发市场关注。

压缩空气储能被业内形象地称为“空气充电宝”。受访人士对记者表示,压缩空气储能作为一种新型长时储能技术,可缓解新能源“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问题,且具有建设周期短、规模大、安全可靠等特点。预计压缩空气储能在整个储能体系中的占比有望达30%左右。

多点开花

2024年年初,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第1号公告,将“山东省肥城市300MW/1800MWh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等56个项目列为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涵盖锂离子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重力储能、飞轮储能等多种技术路线。其中,压缩空气储能占比达两成。

2024年,随着湖北应城300MW/1500MWh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及山东肥城300MW/1800MWh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等相继并网发电成功,压缩空气储能步入发展快车道。“2024年有多个大规模的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建成且并网发电,新增规模是之前20年累计装机规模的三倍以上。”中储国能总经理纪律表示。

“充电宝有储电和发电两个功能,压缩空气储能的介质是空气,它也有储和发两个运行状态,可以形象类比为‘空气充电宝’。”纪律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纪律介绍称,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电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自电网的电,特别是深夜电网运行低谷时多余的电,或者是风能、光伏发电中产生的弃风电、弃光电。首先,通过电动机驱动压缩机,将空气从常压状态压缩到高压状态,空气被压缩后会产生大量热量,被储存到储热系统中。其次,经过压缩后的高压空气会被存储到储气库或盐穴、人工罐体等之中。

“而在需要发电的时候,把高压空气释放,并用储存的压缩热能给空气先预热,升温之后驱动透平膨胀机运行,透平膨胀机转动后连接发电机发电,放电的过程相当于将空气的压力能和热能转化为电能。”纪律说。

值得注意的是,压缩空气储能并不是新生事物。记者了解到,早在上世纪70年代,传统压缩空气储能在国际上已有发展。据悉,传统压缩空气发电系统在膨胀发电环节需要燃烧天然气,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性较强。为提升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储能效率、降低成本,先后出现了蓄热压缩空气储能、液态空气储能等新型压缩空气储能技术。

技术优势突出

记者调研了解到,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具有长时储能、低成本,环保性能优越,建设周期短,安全性能高等特点。

压缩空气储能功率与容量解耦,可满足4-10小时及以上的长时储能需求。

“空气压缩储能的储能介质是空气,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所有储能技术中,空气压缩储能成本相对比较低。”纪律说。

中储国能市场负责人郭少峰表示,当前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全寿命度电成本为0.2元/kWh-0.3元/kWh,产业化后初始投资成本为800元/kWh-1500元/kWh,基本能够对标抽水蓄能。

另外,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使用寿命可达30年-50年,建设周期为2年,布局灵活,没有地理位置限制,不燃烧化石燃料,无污染物排放。

以山东肥城国际首套300MW/1800MWh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为例,“该电站具备300MW的发电功率,能同时给几十万户居民供电,瞬时发电能力非常强,一次充满可以发电180万度,每小时发电30万度,可发6个小时。”纪律告诉记者。

长时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目前,长时储能在整个储能体系中的占比超过60%,而抽水蓄能作为长时储能的主要形式,2023年年底的占比达59%。预计未来压缩空气储能在整个储能体系中的占比有望达30%左右。”纪律说。

上市企业加快布局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发电总装机约33.2亿千瓦,发电量10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累计建成新型储能超过6000万千瓦,新型储能技术创新不断涌现,调度运用能力持续增强。

随着新能源发电量的快速增长,电网对电力灵活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不断提升。作为长时储能技术之一的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优势显著。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关于布局压缩空气储能的新动态。

中国能建在互动平台表示,近年来,公司积极布局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云南能投表示,其昆明安宁350MW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目前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完成评审。中绿电表示,公司在青海的液态空气储能项目采用新一代的压缩空气储能技术。

陕鼓动力表示,公司持续开展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发与提升,完成了高温材料应用技术等现场验证及成果推广,可以提供当前储能领域容量最大的压缩机组系统解决方案,具备了从中温到高温、从小型10MW到大型660MW不同储能规模的压缩空气储能核心设备设计制造能力。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表示,国家能源局积极引导各地科学建设并合理调用新型储能,推动新型储能充分发挥“超级充电宝”功效,为顶峰时段电力保供贡献了关键力量。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表示,在新的储能建设项目中,百兆瓦级和中长时储能将成常态。预计我国在2030年长时储能装机规模将达约2300万千瓦,占同期新型储能装机总规模的20%。


责任编辑:蔡媛媛
相关推荐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步入发展快车道

压缩空气储能被业内形象地称为“空气充电宝”。受访人士对记者表示,压缩空气储能作为一种新型长时储能技术,可缓解新能源“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问题,且具有建设周期短、规模大、安全...[详细]

支持药械创新 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深化进行时

提高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质效对于推动医药产业蓬勃发展、保障民众用药用械安全至关重要。《意见》提出,要加强药品医疗器械注册申报前置指导,缩短临床急需创新药临床试验沟通交流等待时限...[详细]

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将至 中国AI眼镜产业链或成热点

“‌2025年有望成为AI眼镜元年‌,新产品、新技术的密集发布,将会‘催化’AI眼镜的市场热度。”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及VR/AR技术...[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