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邮箱:1527511756@qq.com
当前位置:时空热线 >> 产业经济>>正文内容

年内酒业高管变动频繁 能否推动企业破局创新?

2024年12月28日 来源:中国经济网

12月25日晚间,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黄克兴因已届退休年龄,向公司董事会提出辞任职务申请。此外,记者于12月26日获悉,原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卫吾因个人原因离职,将担任河南宝丰酒业总经理一职。

今年以来,国内酒业步入深度转型与调整周期,频繁的高管变动成为行业热门话题。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27日,年内已有超20家酒企宣布高管调整。

“酒企调整人员架构有多重考量。一方面,通过新组织架构和管理团队的组建,可以激活新的圈层,构建新的生态。另一方面,新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团队也将通过调整市场策略、提升产品价格、更迭产品线等方式,尝试解决企业顽疾。”山东省个体私营企业协会酒业分会秘书长欧阳千里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高管调整频现

整体来看,年内酒企进行的高管调整,涵盖了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等企业核心职位。

频繁的高管变动,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酒业的发展动态及企业的业务布局动向。据记者梳理,酒企人事变动的缘由多种多样,其中除了因董事会、监事会、职工代表监事换届选举等常规原因,以及到达退休年龄或工作调整等个人因素外,很大程度上还与酒企经营方针发生调整密切相关。

工作调整方面,以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公司于4月30日发布公告称,丁雄军因工作调整,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职务及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相应职务。

个人原因方面,以贵州国台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台酒业”)为例,公司于9月9日发布公告称,总经理张春新因个人原因提出离职。

企业治理方面,以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为例,公司于12月6日发布公告称,范世凯拟兼任公司董事长,继续担任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及华润酒业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公司表示,这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治理能力,完善企业管理架构,增强企业运营能力,推动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也有“企二代”走上管理岗位。5月22日,据国台酒业微信公众号消息,闫希军辞去公司董事长等职务,继续担任公司董事;其子闫凯境任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董事长、公司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并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10月15日,华致酒行公告称,拟增补华致酒行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吴向东之子吴其融为公司第五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积极优化组织架构

有酒业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酒企高管调整的频率明显提高,主要是来自业绩增长方面的压力。同时,核心高管的更换,往往是企业面临转型或迫切需要改革的信号。可以看出,新晋领导团队正着手对酒企的经营策略与理念进行深度调整与革新,以应对当前的挑战。

以白酒行业为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国内规模以上企业白酒年产量分别为785.9万千升、740.7万千升、715.6万千升、671.2万千升、449.2万千升,呈逐年下滑趋势。而《2024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显示,今年白酒市场复苏态势较弱,存量竞争下,80%的企业表示市场有所遇冷,消费多元、强分化、宽度竞争已成事实。

武汉京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肖竹青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白酒市场价格行情呈现倒挂状态,渠道库存积压严重,持续压货的策略已难以奏效。业绩增长乏力也成为许多职业经理人选择离开酒企的理由。

在此背景下,酒企积极进行组织结构优化,且大多涉及核心管理职位,或推动企业在保持战略定力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

在上述酒业分析师看来,酒企业绩承压背景下,公司或大股东选择通过“动人事”的方式来打破旧体系的平衡,打造新体系。其中,多数选择空降高管,少数选择内部提拔。(记者 谢岚 见习记者 梁傲男)


责任编辑:蔡媛媛
相关推荐
年内酒业高管变动频繁 能否推动企业破局创新?

今年以来,国内酒业步入深度转型与调整周期,频繁的高管变动成为行业热门话题。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27日,年内已有超20家酒企宣布高管调整。[详细]

长三角市域轨道网未来“一票通达”

环沪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主要受委托负责近沪地区不承担国铁路网功能的跨省线路运营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三省一市各自优势,推动长三角地区跨省城际、市域铁路运营一体化,服务长三角经济快速...[详细]

多晶硅期货上市交易服务光伏产业链更好发展

多晶硅的上游原料是工业硅,下游主要用于生产硅片,最终应用于光伏与半导体芯片领域。作为光伏产业链最核心的原材料,多晶硅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详细]

返回顶部